|
知名艺术家姜宝林近日在《美术报》发文认为,中国画应该姓“中”,应该有我们民族的独立特点,才能屹立于世界。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往往用西方的艺术理论来解释中国画,甚至用西方翻译过来的词汇,来代替中国画理论和题跋里面常用的一些中国特有词汇。举个例子,在国画领域里面经常用“造型”的词汇,“造”字有一种塑造刻画的意思,用在西画里面是符合西画的创作规律的,因为油画、素描的形象要反复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但是中国画是写意,它不存在造型,下笔就有“形”,所以这个“形”不是塑造出来的,是写出来的。“造型”这个词汇用在中国画里面不恰当,我们是下笔就有“身”,有“身”就有“心”,身寄托在心上,身本身就是写出来的,“造型”是否可以用“写形”来代替?潘天寿用的是“捉形”。这些小地方应该拨乱反正,不应该用西方的美学或者西方的艺术规律以及理论来解释中国画,应该是沿着中国本身的本体思维往前推进、往前演变,推动我们的创作。 中国文化 要输出而不是一味输入 国家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近日开幕,展出了8件中国文物。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表示,这次英方展出的文物中,中国文物占比将近10%,这个配比是经过严谨考量的。他说:这个展览不只是给中国人看的,它是给全世界的人看的,所以它选择的都是有代表性的东西。马未都强调,中国文物应该加强在世界范围内展出,因为它代表的是中国文化。我们现在重提“一带一路”,是希望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大家的心胸一定要放宽,中国文化要输出,而不是一味输入。 展览应传播正确的文化 近日,民族文化宫“民藏遗珍”展再次将民间收藏推上舆论的风口,关于展出文物真伪的口水之争也是持续发酵。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表示,“展览应该传播正确的文化,展览的名称以及展品的介绍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件仿品未在介绍中标明朝代尚可理解,但一旦标明了朝代就应该为此负责,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文化。在展览中,如果一件展品的真假只有专家能够辨别,那也就失去了文化传播的意义,对于主办方来说,至少应该对展品标明‘质疑’或‘不确定’的备注。”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杭州日报)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展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