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紫砂人物 > 正文

走近紫砂壶艺大师刘世涛:一世情缘 与艺术牵手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7/3/28 10:24:26 【字号 】 【关闭

由2016年青岛市城阳区首届紫砂艺术展而结缘,那一个个或端庄质朴、或灵性十足的紫砂壶,让人心悦之余也牢牢记住了“造壶者”的名字——刘世涛。刘世涛擅书法、篆刻、现代刻字,习绘画,攻诗词楹联,旁通传拓,涉猎甚广,成就颇丰。他功成名就而清醒自持,勤奋谦虚,孜孜求索于艺术高峰的攀登,于艺术之“道”的参悟,与艺术理论方面也多有涉猎研究,且心怀感恩,勤于内修,自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缘起爱好,由对联而心悦传统文化

刘世涛从小爱读书,尤其古典诗词,喜欢中国传统艺术,潜意识里对文字有着敬畏和亲切感,立志在艺术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小时候,每到春节,刘世涛都要和同龄的孩子挨家挨户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每到一家他总是很关注人家门上贴的春联,会默默诵读,感觉很亲切;出门的时候再默诵一遍,基本就能记住,一圈下来整个村子半数多的门联就记住了。正是这种“留心处处皆学问”的日积月累,成为刘世涛对楹联创作萌生巨大兴趣的“诱因”,给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和文化熏陶,也奠定了他文字上扎实的基本功。

“神仙眷侣”——刘世涛与黄云初

小时候刘世涛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最初是走了很多弯路的,毕竟父亲字虽写得好,但艺术理论方面并不擅长,难以提供系统、规范的指点,他一味临帖但发现习字也是讲究技法的,苦闷之余自己去买了艺术理论的书来读,依然不得要领。后来遇到李德瑞、张之、韩焕峰、李大中、马国庆、徐湖平诸位先生,才真正“步入正途”,先习颜真卿,再入魏碑,勤习之下最终楷隶篆行,各体精熟。

缘续执着,“一日一作”孜孜求索

刘世涛是个很勤奋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勤能补拙”,而“艺术上的“拙”其实是很难企及的一种境界。在艺术领域里,刘世涛书法、绘画、刻字、篆刻、楹联、拓片、紫砂等都精通,常有作品在国内国际获奖,常有艺术领域或教育教学上的一些活动,然而自2011年从事紫砂创作以来,刘世涛要求自己“一日一作”,每天坚持完成一幅原创的书画作品,为“勤奋”做了恰如其分的诠释。

这种勤奋,始于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他“严于律己”对作品品质不懈追求之外,更注重理论、文化修养方面的提升,他既研读古典书画理论,又广泛涉猎西洋书画西方文学,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种对多元化艺术的通融反哺到紫砂创作上,并凭借专业的书画篆刻功底,刘世涛刻制紫砂壶的技术很快得到业内普遍认可,以“诗、书、画、印、紫砂、传拓”被誉为“六艺合一”的青年陶刻家。

生活中的刘世涛,有志趣相投的如花美眷,夫人黄艳平(号云初)师从张之、马国庆先生,研习书刻、传拓技艺,是真正的“同道中人”。刘世涛和夫人由师兄妹情谊而终成人生伴侣,两人相互砥砺,相互切磋,相得益彰,生活得开心而满足,刘世涛表示“回归家庭,感觉活得更本真,更纯粹了”。

缘升内修,由“悦己”而“求自在”

刘世涛对艺术的追求源自爱好,成于执着,并在取得了诸多成就和荣誉之后勤于内修,反思悟道,追索艺术领域之间“通”的参悟,艺术创作上追求“悦己”而非“悦人”,以此为内心驱动并乐此不疲。随着学识、修养、功力、阅历、审美等等的充盈和丰满,他的艺术创作也日渐稳健起来,艺术作品更重情感与意兴,作品灵魂获得升华。

对“道”的追求可以说是刘世涛艺术生涯的主线。从艺术多方领域的涉猎到精研,刘世涛就一直在努力“悟道”,“触类旁通”说的是相类事物之间必然有其内在规律,刘世涛相信,一旦找到这个规律,必然能使自己的艺术空间更加开阔,并获得内心的巨大喜悦和满足。

刘世涛认为,自己当前的生活还是有点太忙了,理想状态是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常思既往,常思将来,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多和古人对话,和内心对话,寻求现实中“我”和理想中的“我”和谐相处,在红尘喧嚣求名求利之外,能够以一种“松脱”的心态“求自在”,从而活出生活的本真。通知通慧的大贤曾说“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刘世涛期待自己也能早日悟“道”,挣脱现实社会的名缰利锁,体验在“平静的自然的慢慢流淌的生活”中那种自然遨游的感觉。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紫砂壶艺术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