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跨界壶匠吕俊杰的体育情缘)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题:跨界壶匠 新华社记者高鹏 在紫砂艺术家当中,吕俊杰有些另类。一是造型似无人们想象中的儒雅之风,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留光头、戴墨镜;二是不安于本业,做壶之外,习武比赛、出演影视剧……横跨数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
“出走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在吕俊杰看来,跨界交流需要勇气,而在他处发现异曲同工需要见识,有胆有识方能不断提升艺术境界。 家学渊源 1966年,吕俊杰出生在宜兴一个紫砂世家。父亲吕尧臣是享誉我国紫砂界的工艺美术大师,有“壶艺魔术师”之名。自幼耳濡目染,吕俊杰承袭父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当初家人并非全力支持。 “我从小就学画画、书法,但真正决定进入紫砂这一行是在16岁(虚岁)。”吕俊杰说,当时母亲强烈反对,作为紫砂厂的技术员,她深知行里人的辛苦。可父亲却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两人僵持不下,最终因为吕俊杰的一声“喜欢”,母亲才无奈答应。 1981年,吕俊杰进了紫砂厂当学徒,全班有二十多个同学。那时候紫砂业不景气,学徒一个月只有十几块钱。很多同学熬不住,纷纷改行。但吕俊杰从不觉得是在“熬”。每当从窑中捧出一件带着温度的新作,他都欣喜若狂。 基础打牢后,吕尧臣希望儿子走出去。他记得父亲说,“壶道即人道,修养上不来,眼界打不开,不会有大出息”。然而那时的吕俊杰沉浸在小家庭的幸福里,父亲的决定最初让他“很痛苦”。最终,他还是遵从父命,去了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
“回头看那三年留学经历,对我艺术创作真的起了决定性作用。”吕俊杰说,上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的艺术氛围很浓,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的美学理论教育,也接触到了不少新艺术思想。 如今,吕俊杰不仅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第一个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的紫砂艺术家。 异曲同工 熟悉吕俊杰的人都知道,和他聊天,谈得最多的除了紫砂壶就是武术。“小时候,我喜欢读武侠小说,常常想象自己是名武功高强的侠客。”可现实中,幼时的吕俊杰体质弱,“像根电线杆”。 15岁那年,父亲请了一位拳师教他习武,以求强身健体。起初,师父嫌他“金鸡独立都站不稳”,不肯收他,再三央求之下,勉强答应教些基本功。“师父命我在天花板上垂一根线,在齐眉高的地方挂一个小纽扣,每天踢纽扣几百下。一开始,我几乎一踢腿就摔倒。”坚持半年后,竟然“想踢人鼻子绝不会踢到耳朵”。这小小的成功,让吕俊杰倍感振奋。 后来,他专门拜师,修习了多年形意拳。2008年,42岁的吕俊杰参加香港第六届国际武术节,获得男子形意、八卦、八极项目金牌,圆了武林高手的少年梦。 得益于坚持习武,吕俊杰身材健硕,臂膀肌肉线条清晰,看上去只有四十出头。他说:“做壶,讲究心手相应,身体是一部精致的机器,没有一个好身体,心灵再有创意,也难以实现。”
对他的紫砂作品,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先生曾评价说:“器形饱满,如充盈天地丰沛大气;线条含蓄,如蕴藉蓬勃内在张力。” 吕俊杰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武术,他从每日修行中领悟到武术与紫砂艺术的异曲同工之妙。 “武术讲究快慢缓急轻重,讲究抑扬顿挫,一招一式之中讲究眼到、手到、心到的完美结合,紫砂壶造型亦讲究方圆相济,有紧凑有舒缓。我在壶艺中吸收融入了武术的线条张力,使得线条收放间柔韧结合。” 时代气韵 与许多紫砂艺人偏爱以自然景物为创作题材不同,吕俊杰近年来以奥运会、神舟飞船升空等为题,创作了《奥运情》《国傲》等时代气息浓烈的作品。 “在一些历史时刻或重大事件中,紫砂艺术不能沉默。”吕俊杰笃信,紫砂艺术必须生发出时代精神,如果不能反映时代风采,就难葆艺术生命力。 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消息传来,吕俊杰便琢磨着创作一件“能让外国人看得懂中国人奥运情怀”的作品。于是,他与父亲联手创作了“国傲壶”。这款壶的整体造型以冠军奖杯为基础,红色的壶盖象征东升的太阳,五环代表奥林匹克运动,整件作品寓意国家繁荣富强和冬奥会圆满成功。 去年6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华访问,期间参观了吕俊杰的紫砂作品展。当时巴赫赞叹不已:“这些作品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展现了形态和谐、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散发着光芒,体现了奥林匹克价值观。”巴赫还向吕俊杰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到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举办艺术展。
最近半年,吕俊杰一直在为赴洛桑办展做准备。在他看来,和客串出演影视剧一样,洛桑之行不仅是传播紫砂文化的好机会,也将是一次难得的艺术探索。 “艺术和体育跨界融合,借助艺术的视角和力量,体育精神将传递得更远,同时艺术也将接受体育精神的滋养,迸发出更强大的震撼力和表现力。” 图片: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新华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展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