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卓生在阅读本报 (记者 张萍 文/图)煮水、沏茶,把壶盖翻过来放在鼻前闻一下便心领神会,别看泡起茶来是一幅老道的样子,其实他是位80后。范卓生20岁开始玩壶,一玩就是十几年,几年前便担任宝安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一雍紫砂博物馆馆长,在宝安是小有名气的紫砂壶达人。 论起茶和壶,范卓生是个实践派,也只有在说到这些的时候他才热情洋溢、滔滔不绝。曾经有一位朋友为他泡了壶好茶, 就是味道没出来,过几天他拿去几个杯子,再尝味道,对方赞叹,完全不一样了。“很多喝茶的人并不重视喝茶的细节,就是要有‘三静’。”哪“三静”呢?范卓生说,首先是一壶水烧开了,不急,让沸腾的开水静下来。二是沏茶的时候尽量不要翻滚,让茶汤也静一静。还有一静就是心静,他说,泡茶时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影响茶的口感。范卓生并不建议用茶滤,一过滤茶就会被迫运动,香味也会跑掉。“茶干不干净不是过滤说的算,自然沉淀也不会有茶渣。”他说,要想品尝茶最好的味道就应该首先尊重它。 在宝安,他开了一家紫砂壶店,品品茶、谈谈壶,有时候看到人家喜欢,干脆就送了。尽管如此,范卓生还是乐此不疲地收集各种紫砂壶。有一次,他一眼看中了一把壶,一打听才知道是从民国总统曹锟的府里流散出来的,最后跟人家磨了三年才买到手,成了镇店之宝。范卓生还自己跑到宜兴去学习制壶,“做一把壶真不容易,拍泥片能让你拍到失去信心,不到一个小时就大汗淋漓。”他说,算起来,一个紫砂壶一两千块并不算贵。 十年前,范卓生开始订《宝安日报》,每年都没落下。他还记得当时有一个关于紫砂壶的栏目,反响很好。他说,宝安日报可以开设一个“下午茶”的栏目,讲讲喝茶的细节,不是那种网上一搜搜到的,而是原创,让大家讲自己真实的体验。还可以开一个“宝安有宝”的栏目,宝安有很多藏友,宝贝也很多,每期介绍一把壶、一件宝贝,还可以跟读者讲讲这些宝贝背后的故事。 “我还是喜欢看报,现在微信推送的信息泛滥,看不过来,一份报纸,喝喝茶,乐在其中。”范卓生说。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宝安日报)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展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