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紫砂壶名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路朔良 路朔良,1949年7月出生于江苏宜兴,字逸云、号北辰,无锡“云溪精舍”紫砂陶坊创始人,江苏省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投身于紫砂陶艺的制作与研究,先后将我国历史上青铜器时代的纹饰工艺成功地移植到紫砂陶器上,让失传270多年的高超工艺得以复活。同时,将书画、雕塑等表现手段运用在紫砂陶器表面,丰富了陶刻和陶塑的艺术语言,提高了紫砂艺术的品位和艺术价值。其作品典雅、高贵、既有皇家宫廷艺术气质,雍华富丽;又有明清两代诗魂文骨,简约大气;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工艺美术作品评比金奖。紫砂艺术作品先后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西安法门寺博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台湾星云大师等众多博物馆、文化单位及名人名家收藏,成为当代中国一代制壶名家。
钟型壶江南山水(获2012年江苏省艺博怀金奖) 紫砂壶里定乾坤浑厚古朴中国魂 访中国紫砂壶名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路朔良 紫砂壶,一种蕴含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从古到今,惊才绝艳的制壶大师辈出,从他们手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名扬中外绝世精品。仿佛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沉淀到一把小壶中,渗透到紫砂泥土里。让中国紫砂文化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成为人类艺术的瑰宝。 八月的江南,天蓝云白,清秀妩媚。阵阵微凉的风,拂去夏日的燥热,带来秋的凉爽。当我走进无锡这座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时,一种浓郁的江南精致文化扑面而来。
兰亭集仙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紫砂壶,起于宋代,盛于明清。后经历朝历代的更替发展,紫砂技艺与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完美结合,从而形成紫砂壶千姿百态的造型艺术及特殊的文化属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载体。无锡“云溪精舍”紫砂陶坊创始人,制壶名家路朔良先生便是传承这一载体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
琴壶 路朔良继清康熙制壶大家陈鸣远之后,一位将青铜器纹饰工艺完美移植到紫砂陶器上的当代制壶高手。他的作品典雅、高贵、既有皇家宫廷艺术气质,雍华富丽;又有明清两代诗魂文骨,简约大气;他将书画、雕塑等表现手段运用在紫砂陶器表面,以雕刻、堆塑、贴塑、泥绘、镂空等技艺来创作紫砂陶器,丰富了陶刻和陶塑的艺术语言,大大提高了紫砂艺术的品位和艺术价值。其作品先后被中南海紫光阁、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西安法门寺博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台湾星云大师等众多博物馆、文化单位及名人名家收藏,成为当代中国一代制壶名家。
双龙瓶(台湾星云大师收藏) 路朔良,书香门第之家,生于宜兴,长于无锡。江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人文环境,让路朔良从小就浸润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宜兴壶艺大家顾景舟送给路朔良父亲一把紫砂壶,这对喜爱紫砂艺术的路朔良来说是如获珍宝。他感叹这个使用功能如此简单的紫砂器物,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又传承并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他从欣喜到爱不释手,从爱不释手到沉醉痴迷。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百业盛兴。路朔良长期积聚的艺术才华和紫砂情结,终于迎来了可施展抱负的大好时光。他辞去稳定的工作,创办了自己“云溪精舍”紫砂陶坊。他要把紫砂陶艺当作一生的追求,他要在紫砂陶坊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金锦壶具 紫砂艺术,入门容易做精难。当命运把他与紫砂紧紧连在一起后,不知是紫砂艺术成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紫砂艺术。无数次失败,又无数次重来;在汗水中重复,在泪水中坚守;他以坚韧的毅力,执著的精神在紫砂艺术道路上艰辛地探索跋涉着。
镂空云龙壶 路朔良秉承制壶大家陈鸣远“朴雅精巧”的艺术思想,拓展“塑镂兼长”的装饰技巧。借鉴古人名家成功经验,启发自己创作灵感,感受造化与滋养,提高素养与品位。当对紫砂传统技能和规律娴熟在胸时,他将青铜器上的纹饰成功的移植于紫砂陶器上,将包容与浓缩融于一器。把失传270多年的青铜器纹饰移植于紫砂陶器上的高超技艺复活,并临摹和创作出上百件紫砂艺术精品,形成了精工致微的仿青铜器紫砂艺术。他的作品浑厚古朴、自成一体,变化丰富、美轮美奂,令人耳目一新。
镏金八卦井栏壶 路朔良并不满足现有成就,他是一位艺术至上,追求完美之人。他认为:传统是紫砂的根脉,创新才是紫砂的生命。他要让作品高贵典雅、雍华富丽,既要充满明清诗魂文骨的大气,又要浑厚古朴、立意简约的遗风。 他创作的“双流吉祥提梁壶”,构思奇妙,大度稳重,既显传统美学平衡和中庸的审美观,又形成苍穹无限的虚空美;传统吉祥图案“五福”“富贵”纹饰壶身,其工艺独特,细腻动人,堪称玲珑完美。其作品在2002年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4年又被台湾历史博物馆收藏。
双头吉祥提梁壶(2002年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展金奖、台湾历史博物馆收藏) 路朔良先生以虔诚的心态,创作每一件紫砂作品,他塑造的一尊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像,形态端庄宁静,面容庄严慈祥,倍受众多藏家、专家与学者的好评,其作品获2004年江苏省首届“大阿福奖”金奖。 他创作的朱泥蟠垆壶,造型三足鼎立,气度雍容华贵,线条流畅贯通,比例优美协调,圆球壶钮镂空成龙纹,壶身纹带“九龙戏珠”。作品选用紫砂朱泥制作,难度极高,无论形、神、色、品,都显出与众不同的皇家宫廷气派。该壶一经问世,好评如潮,随即便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朱泥蟠炉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路朔良集青铜、彩陶、石雕、木雕、砖雕、书法、绘画等艺术于创作之中。在他的作品里,让人看到了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历史时代的背影。路朔良借古开今,融众家之长。他的作品总以高雅古朴的形象,给人以视觉美感与心灵愉悦。 他创作出双龙耳盘口瓶、兰亭集贤壶、琴壶、唐韵合欢壶、铜镜壶、汉扁壶、八卦太极壶、青铜纹四足香薰、青铜纹三足圆鼎等一批造型优美,古韵浓郁,装饰生动细腻且又富贵华丽,充满艺术感染力的紫砂精品力作。作品一经问世,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民族艺术珍宝馆、南京博物院、西安法门寺博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等争相收藏。
酒仙钟型壶 路朔良先生把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使紫砂壶文化内涵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且多项陶艺紫砂工艺获国家专利,开拓出只属于他路朔良自己“路氏风格”的紫砂艺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评委张道一教授评价说:“路朔良一方面吸收了商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特点,一方面在壶体上进行山水和人物的浅浮雕,对紫砂茗壶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宋伯胤说:“路朔良除了仿铜器物上古意盎然的纹饰外,还采用铜器上的蝉翼纹、带状纹作装饰的纹样,这在紫砂陶史上是少见的美化器物的手法。路朔良将铜器和紫砂陶器结合在一起,既有铜器的内外之美,又不失紫砂陶的赏玩、实用价值,把紫砂艺术带到了另一种境界。”
紫砂仿青铜花觚 37年的痴迷探索,37年的艺术拼搏,路朔良在紫砂艺术道路上怀着一颗恭敬和虔诚之心,他在感悟一种历史的博动,传递一种文化精神和艺术思想,在继承和创新中创造出一批具有时代审美特征的紫砂艺术精品。
唐韵壶 北京电视台专题报道路朔良的文化访谈,无锡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先后专题介绍了他的紫砂艺术;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展示了他的紫砂作品“三足圆鼎”;《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他“天鸡凤尾尊”等紫砂作品;丰硕的艺术成就,让他本人在2004年被破格提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2012年又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近几年,捷报再传,他的紫砂作品又应邀参加了巴黎卢浮宫艺术展,让中国传统紫砂艺术走进世界艺术之林。
山水金钟壶 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中国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有它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品格和艺术精神。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做壶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传承。 无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制壶名家路朔良先生一生的梦。这对于他,即是生活,更是热爱。与其说他是在做壶,不如说是在传承一门手艺,一种文化精神,一种精神信仰。 中国因紫砂壶艺术而骄傲,宜兴因制壶名家路朔良而自豪。 文/康巴汉子
玉炉壶 艺术成就: 1998年12月,北京电视台”专题介绍路朔良“云溪精舍”茶文化座谈。 2001年7月,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紫砂茗壶珍赏》收录路朔良独立章节。 2001年9月,中央电视台四台专题介绍路朔良的紫砂艺术。 2001年10月,无锡日报以“紫砂玩出新门道”为主题介绍路朔良制壶艺术。 2001年10月,无锡电视台专题介绍路朔良的紫砂艺术。 2002年9月,华东信息日报以,紫砂“飞地”研神功为题介绍路朔良紫砂艺术, 2002年11月,“双头吉祥提梁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 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 2002年12月,紫砂作品“蝉形纹四足香薰”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3年3月,15件紫砂作品被南京博物院收藏。 2004年4月,路朔良“秦权壶”被法门寺博物馆收藏. 2004年6月,无锡电视台“江南情物志”栏目专题介绍路朔良的紫砂艺术。 2004年9月, 紫砂作品“兰亭集贤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4年9月, 陶塑“仿青州北魏观音”获江苏省首届大阿福奖金奖. 2004年9月, 紫砂"蝉形纹四足香薰"入选第二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4年9月, 新民晚报典藏鉴赏版刊登路朔良"双头吉祥提梁壶"等作品. 2004年11月,“双头吉祥提梁壶”被台湾历史博物馆收藏。 2005年4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天鸡凤尾尊”等作品。 2005年8月,参加首届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 2005年9月,“软耳三足鼎”获第三届太湖博览会白花奖银奖. 2006年7月,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云溪精舍出新作”为题,报道了路朔良的紫砂艺术。 2007年3月,中国文化报以路朔良紫砂工艺自成一格为题介绍紫砂“大圆鼎”。 2007年3月,人民日报介绍路朔良的紫砂艺术。 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介绍了由路朔良制作的紫砂大鼎。 2007年4月,中国民航报人物版以一抔紫砂一世情为题,介绍路朔良的紫砂艺术。 2007年7至9月,新民晚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介绍路朔良制作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的紫砂《长城壶》。 2008,紫砂作品仿青铜花觚紫砂作品被北京中国民族艺术珍宝馆收藏。 2008年,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2008,紫砂作品双龙耳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2011年,紫砂作品“花觚”“蟠垆壶”“双龙耳瓶”被中南海紫光阁永久收藏。 2012年,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4年,紫砂作品赴法国卢浮宫参展。 康巴汉子:康平,作家、著名书画评论家、中国收藏家杂志编辑,中国文化与产业杂志编委。近年来,撰写出多篇影响广泛的人物专访和书画艺术评论刊发人民曰报海外版、中国改革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收藏家、中华老字号、中国文化与产业、收藏与投资、香港中外美术研究等报刊杂志和各大主流网络媒体上,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内外,已引起海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他被京城艺术评论界誉为“用优美文学语言去讲述一个艺术家故事的人。”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扬子晚报)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展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