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紫砂人物 > 正文

李昌鸿:紫田耕陶半世情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7/8/30 10:37:58 【字号 】 【关闭

李昌鸿

1984年9月3日,在新奥尔良国际博览会上,宜兴紫砂陶器厂李昌鸿、沈蘧华制作的紫砂“竹简茶具”获国际金奖。

紫砂传承

他师从紫砂宗师顾景舟,18岁开始学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紫砂艺徒,至今仍在紫田耕陶。他牢记师训,刻苦钻研,沉浸中华文化,匠心独运,矢志创新,得“竹简茶具”等精品,摘多个世界级金奖,荣誉满身。他带班授徒,传承砂壶陶艺,修身治家,薪火相传,双馨并蓄。

他就是当代紫砂壶大家李昌鸿。

李昌鸿出生在宜兴蜀山,这里是著名的紫砂之都。天赋神物,陶文化熏陶了一代代蜀山人。陶窑里“叮叮当当”清脆的碰撞声,蠡河里装满砂壶的船只的橹桨声,早早地将李昌鸿带进巧夺天工、斑斓辉煌的艺术殿堂。

少时习字,长而学画,李昌鸿在幼年时期便为未来一辈子钟爱的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55年,18岁的他拜一代壶艺宗师顾景舟门下学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紫砂艺徒、首届紫砂接班人。

自彼时起,李昌鸿与紫砂结缘62年。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他孜孜不倦,始终如一,潜心创新,自成一家。小小的紫砂壶,包容着制壶、做画、刻字、诗文等多个艺术品类,李昌鸿数十年来,一直坚持追求壶美、画美、字美的最高艺术标准。

由匠而艺

一间不到10平米的办公室,两张金丝楠木案台,一堆塞满柜子的制陶工具……这是李昌鸿与夫人沈蘧华的紫砂壶工作室。

沈蘧华

缘份天定,在顾景舟门下,李昌鸿结识了师妹沈蘧华,共同的爱好,让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在随后50余年琴瑟合鸣中,他们创造出了包括后来获得世界博览会金奖的“竹简茶具”等众多精品紫砂艺术品。

今年78岁的沈蘧华,依然每天到工作室制壶,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她享受这样的平淡与从容。在这处环境幽静的小院里,她已经工作了20多年。

头发花白但精神矍烁的李昌鸿,仍醉心于他的紫砂文化。他认为,做好紫砂文化,是我们这一辈紫砂艺人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在紫砂文化的挖掘、研究、提高上不断下工夫。

李昌鸿热爱研究紫砂文化,与恩师顾景舟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他曾经这样说:别看紫砂单纯,它可博大精深,你们这一辈人要好好学习、研究,做点紫砂文章,从“匠”中摆脱出来。恩师希望他发扬紫砂文化,不要做仅仅会制壶的工匠。这句话李昌鸿记了一辈子。

李昌鸿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早已达成恩师期盼。宜兴市紫砂博物馆馆长时顺华这样评价李昌鸿:他勤奋笃学,博采众长,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求变。他兼容书法、绘画、篆刻、治印于一体,从形式和内容上赋予每件作品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李氏风格,其作品高雅精美、气韵生动,散发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在李昌鸿众多得意之作中,他和夫人沈蘧华设计制作的“竹简茶具”最为有名。该作品在1984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是新中国成立后紫砂壶首个世界博览会级金奖。

竹简茶具

竹简是我国最早的书籍之一,它记载了中华古人的思想、政治、军事、哲学等文化。1972年4月,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完整的《孙膑兵法》,震惊世界考古界。李昌鸿就想,在宜兴的紫砂茶具中,以竹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大多数仅限于竹的外貌,为什么不设计一套既反映竹的外形,又能承载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茶具呢?经过较长时间的构思,李昌鸿与夫人沈蘧华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动手设计、制作。

第一稿设计“圆筒形”竹简为壶体,但看上去不怎么理想。二人探讨时也常会发生争执,争执不下就把不满意的壶摔掉,从头再来。有一天晚上,夫妇俩反复塑形但始终不满意,李昌鸿便出门散步,再次进屋时,看到夫人已经把壶身拍打成方形。李昌鸿叫了一声好,仿佛灵感一下子被点燃。

二人商定,将壶身设计成方型,四面以竹简的式样呈现,上刻孙膑兵法里的有关文字。竹简是战国时的书籍,是文化;“孙膑兵法”,是武。中国文化讲究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将一册“竹简”通过艺术处理,构成一把壶,寓意壶中泡香茗,犹如从中吸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壶的四周各施以五爿竹简,壶身腹部束以丝线绳编结,壶口为圆形,壶的底足为长方形,方圆匹配,以求变化。嘴、把、盖、钮以似有若无的竹节成型,再配上杯、碟,制成一套“竹简茶具”。作品完成后,得到了行家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这套茶具气势恢弘,书卷气浓郁,文化内涵丰富。

多年从艺,李昌鸿凭借独特的造型语言,别致的装饰工艺,精湛的制作技法,制造了众多精品紫砂壶,多次在国际、国内大展中荣获金奖。“狮象王鼎”被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作品“孔雀茶具”、“提梁圆壶”、“思源壶”、“上新桥壶”、“五德组壶”等在国内外展评中屡获大奖,被多家单位收藏。

浸染着李昌鸿心血的作品多次参访台湾、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载誉而归。此外,他还发表了20多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积极参加国际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国紫砂壶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心力。

砂壶香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更丰富,这给紫砂壶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李昌鸿说,我们这一代制壶艺人,要传承、发扬好紫砂文化,同时通过学习、创新,提高紫砂壶工艺制作和欣赏水平,用智慧熔铸作品,多出精品,给人们以真、善、美实物与文化的享受。

李昌鸿谦虚好学,德艺双馨。工作之余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如今,他教授、指导过的青年人,不少都成了当今紫砂界的骨干,如葛陶中、李慧芳、张志清等。而李昌鸿的子女,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紫砂艺术的熏陶,再加上父母的言传身教,又取各家之长,至今亦各有建树。

紫砂艺术的发展有高潮,也曾有低潮。文革后期,受文化和经济的影响,一些从事紫砂壶制作的年轻人对前途感到迷茫,纷纷想转行。针对这一问题,李昌鸿和他们谈心,千万百计挽留、劝慰,鼓励他们做好内功。转折在不久之后到来,很多坚守者深有感触地说,幸亏当年李昌鸿老师的苦口婆心。

近年来,李昌鸿不断创作契合时代的作品,如倾注心血钻研“文人壶“。李昌鸿认为,文人脉流的紫砂作品以线条简洁、造型端庄、文化内涵丰富为设计理念,看似简单,但韵味品位很高。特别是作者在创作设计找题材时,能接近“国学”,在民族的儒、释、道等文化中发掘与时代合拍的内容来指导和丰富创作,这样作品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他还开创性地提出了“壶跋”等艺术表现形式。他说,一件紫砂茗壶作品,如同一部学术著作,在著作前后写序题跋是文人雅趣。借鉴之后,他在茗壶底部简短镌刻与壶形、壶铭、作者、藏者等相关文字,即“壶跋”。“这是我对紫砂文化的一次创新,这也得感谢很多收藏大家、书画家的帮助。”“壶跋”可供藏家、艺壶爱好者欣赏,通过这段“壶跋”小资料,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研究作品的原创与原流。

李昌鸿对紫砂艺术的孜孜追求和耕耘成果,获得了大量赞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陶艺掇英”作评,而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所长陈永正则以“砂壶香远”为赞。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凤凰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